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06
在处理抽逃出资的纠纷时,适用的举证规则仍然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针对抽逃出资的不同表现形式,需要提供具体的证据来支持。
从取证的角度来看,通常首先需要从公司的工商登记验资报告、审计报告等文件入手,逐步扩展到相关财务账目。由于主张人可能无法获取财务账目资料,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公司提供这些财务账目资料。
根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如果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抽逃出资罪。对于此罪行的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但不超过10%的罚金。如果单位犯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如果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进行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该予以追诉:
抽逃出资被认定为巨大数额的标准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超过三十万元且占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超过三百万元且占实缴出资数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