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28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是不允许重复起诉的。如果当事人进行了重复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诉讼请求,并会驳回已经受理的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构成重复起诉:
当事人进行重复起诉的情况下,法院将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对于已经受理的情况,法院将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但法律或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
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有效进行。
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指的是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在法庭上,有时被告会反驳原告称“你不能告我”或“你没有实体权利,你不能当原告”。法院会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做出判断,判断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的正当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