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委托执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什么是委托执行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20

 
85346

委托执行的定义和目的

委托执行是指在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不在执行法院辖区内的情况下,由立案法院委托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的一项制度。民诉法规定委托执行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委托执行成为执行工作的难题。

委托执行的条件

委托法院具有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只有对属于自己主管和管辖的执行案件才能在受理执行申请或接受执行移送后依照法律规定委托外地法院执行。如果申请人向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如果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执行案件,应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执行,而不是委托其他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不在管辖法院辖区内

执行案件需要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或强制执行义务人的财产。然而,由于诉讼管辖和执行管辖标准的不同,可能会出现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不在执行管辖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执行这类案件时就需要跨越自己的辖区,导致诸多不便。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执行管辖法院所在地,委托执行既无便利也无必要。

受委托法院是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根据法律规定,外地人民法院只有对自己辖区内的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才拥有司法管辖权。对于与自己辖区无关的诉讼当事人和争议的财产,外地人民法院不能行使司法管辖权。因此,委托执行只能委托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当地人民法院。

确有委托执行的必要

对于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在外地的案件,执行管辖法院可以选择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也可以自己直接派员执行。民诉法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委托外地法院执行,什么情况下直接执行。在审判阶段,管辖法院已经办理了财产查封、扣押手续的情况下,一般会直接去执行,而不必委托执行。委托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委托外地法院执行,并以委托执行能更便利、更迅速地执行案件为原则。

延伸阅读
  1. 公司股权质押期间法院是不是可以冻结
  2. 羁押属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3.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通知
  5. 股东担任执行董事的权利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2. 法院是否会主动促进执行和解
  3. 刑事案件扣押物品依据什么法律
  4. 被告人无力赔偿如何处理
  5.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
  6. 民事赔偿不赔能怎样
  7. 关于股权质押法院是否可以冻结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死刑的执行程序
  2.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3.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4. 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
  5. 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6. 劳动纠纷诉讼
  7. 离婚后纠纷处理指南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游戏开发者协议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4.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