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回转利息怎么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执行回转利息怎么算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85285
在执行完毕之后,如果原来执行的根据被撤销了,这时取得财产的一方就要把财产全部归还给原来的被执行人,恢复执行前的状态,也就是先予执行。那么执行回转利息怎么算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执行回转的权利人常常提出既要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直接),又要赔偿因此造成的间接损失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给付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该条是对迟延履行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基本法律规定,对不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被执行人,不仅要支付迟延利息而且要加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3条、294条、295条进一步明确规定,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在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基础上再增加一倍。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一种特定的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义务的惩罚性手段。其强制性体现在由法律直接规定、执行法院直接确定。

虽然是由执行法院在执行中直接确定,但它仍然是一种民事补偿手段,且其基础是基于申请执行人的损失和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虽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但其本身不是强制措施,被执行人支付的迟延金应当支付给申请执行人,而不是上缴国家财政。

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再审判决书中所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作为对被执行人的一种惩罚,作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一种手段,被执行人应当向申请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作为执行回转案件,原审判决书在原执行完毕之日既扈某对某公司的实际侵权时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计算时间应当始于原财产执行之日止于财产回转之日,既起算日期应从原执行完毕之日起算,至本次全部执行之日。

延伸阅读
  1. 申请强制执行是否停止计算利息
  2. 明确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计算方法
  3. 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执行
  4. 小额网贷不还会怎么样
  5. 行政赔偿可以计算利息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社保卡里的钱能被司法冻结吗
  2. 失信被执行人结案后多久解除
  3.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有车吗
  4. 离职后扣押私人物品算违法吗
  5. 索要工资仲裁申请书范本怎么写
  6. 判决生效后两年未执行如何处理
  7. 被执行人工作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