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时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一、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时间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6-25

 
414881
对于债务人迟延给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应承担的债务利息,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有相关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29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第295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敬老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而在法院的实际执行工作中却对以上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适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方式,造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混乱情形,笔者基于执行工作实践分析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法律漏洞并提出酌见,希望能够对规范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起到一定的理论探讨作用。

根据《民诉意见》第293条的规定,各地法院可决定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开始时间。具体来说,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应从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然而,在实践执行程序中,不同案件的判决、裁定给付内容导致对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开始计算时间的理解存在差异。

案例分析:

我院执行的一个案件中,被执行人田某拖欠申请执行人于某15万元的货款。判决生效后,在一个月的履行期内,田某未自动履行义务。于某随后提出执行申请,案件受理后,田某在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内自动给付了1万元执行款。此后,每隔一个月,田某给付申请执行人1万至2万元不等的执行款,共执行了一年的期限才全部给付完毕。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执行人于某要求被执行人田某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然而,在开始计算利息的时间和执行期间内利息的计算方法上,执行小组成员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虽然被执行人是分期给付执行款,但这仍属于自动履行,不应计算利息。另一些人认为,虽然被执行人是分期自动给付执行款,但这种分期给付并非与申请执行人和解的结果,因此应视为迟延履行,应计算利息。然而,利息的计算开始时间不应从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而应根据被执行人分期给付的期间进行分段计算。

在笔者看来,后一种观点更为合理。尽管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如何计算这种分期给付情形,但只要不是基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或得到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分期给付,就应视为被执行人单方面的迟延履行给付义务。因此,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对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对于开始计算利息的时间而言,在这个案件中,不宜以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由于被执行人已自动履行了部分给付义务,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应根据其分期给付的期间进行分段计算。

延伸阅读
  1. 逾期借款的法律责任及计算方式
  2. 迟延履行判决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何计算
  3. 处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程序规则都有哪些
  4. 申请强制执行是否停止计算利息
  5. 明确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计算方法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