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上级法院的相关规定,为了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执行听证程序被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向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送达执行异议书。
2. 通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或第三人提供相应证据以支持其主张或理由。
3. 在听证前七日内,执行员传唤、通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异议人,告知听证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证庭组成人员。
4. 针对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在听证前三日相互交换证据。
5. 由三名执行员组成执行合议庭,其中一人担任主持人。
6. 在听证开始前,主持人核对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异议人或执行参与人的基本情况,并审查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代理权限。
1. 主持人宣布听证的事由和合议庭组成人员,并告知听证人有权申请回避、主张权利、陈述事实、举证、反驳、辩论,并且必须遵守听证秩序的义务,同时向听证参与人明确提供虚假证据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异议人陈述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
3. 申请执行人陈述事实,并对异议人、被执行人的陈述提出承认或否认的意见,并提供证据。
4. 被执行人陈述事实,并对异议人的意见提出异议,进行反驳,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
5. 异议人出示证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进行质证;申请执行人出示证据,异议人、被执行人进行质证;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对异议人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异议人对申请人、被执行人、异议人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主持人出示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申请人、被执行人、异议人进行质证。
1. 按照异议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申请执行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被执行人或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顺序进行发言。
2. 按照发言顺序相互进行辩论。
3. 当听证辩论终结时,根据自愿、公平原则,允许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
合议庭对双方质认的证据进行认证,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处理决定:
1. 对是否应予执行及如何执行作出裁定。
2. 如果执行异议成立,则返还已执行的案外人财产或裁定中止执行;如果执行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执行异议。
3. 如果符合变更、追加条件,则裁定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
执行听证的全部内容应由书记员记录在卷,并在听证参与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