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7-19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4条及《民诉解释》第429条的规定,申请支付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规定,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或者汇票、本票、支票、股票、债券、国库券,可转让的存款单等有价证券。对于其他物的给付请求或者行为给付请求,不得适用督促程序。
债权人请求给付的金钱和有价证券必须已到期,并且数额已经确定并在请求中写明了请求的事实和证据。对于尚未到期或者数额不确定的债权,不得适用督促程序。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不存在对待给付的情况,也就是说,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明确、肯定。
债务人必须在我国境内,并且未下落不明。
在整个督促程序中,唯一的权利是对支付令的书面异议权。因此,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就成为适用督促程序的必要条件。如果支付令未能送达债务人,则债务人无法行使其对支付令的异议权。但是,如果向债务人本人送达支付令后,债务人拒绝接收,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达。
债权人需要向债务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详细写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况、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种类和数量、请求的事实及理由、向特定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表述。如果有多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债权人可以向其中一个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债权人向多个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由最先立案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债权人未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支付令申请书后5日内通知债权人不予受理。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申请支付令案件时,不受债权金额的限制。
根据《民诉解释》第43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支付令申请后,由一名审判员进行审查。经审查,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
如果人民法院发现支付令申请不符合规定的受理条件,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裁定驳回申请。
督促程序中的审查是非实质性的,即人民法院只根据债权人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而不经过债务人的答辩。法院不对支付令申请进行实质性的开庭调查与审理。而普通程序中的审理是实质性的,不限于当事人提出的书面材料,而是通过传唤当事人、赋予被告答辩权、责令当事人提供证据、法院依法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开庭审理等方式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实质性的审理。法院在审理的基础上对该实体权利义务争议做出职务上的判断。
人民法院在发出支付令后,应当将支付令送达债务人。如果债务人拒绝接收支付令,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达。
支付令制作发出后,即产生督促效力。债务人必须履行义务或者在法定期间内提出书面异议。如果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15日内不提出异议,则支付令产生强制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