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16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有权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和审判委员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只有这些法定机关和人员才有权提起再审。
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其中包括认定事实的错误和适用法律上的错误,以及适用实体法和法定程序上的错误。对于未发现错误的生效裁判,不能提起再审。对于未生效的裁判发现错误的,只能通过二审程序纠正错误,而不能提起再审。
再审必须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并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发现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接到院长提交的案件后,应进行讨论,并依法作出是否再审的决定。一旦决定再审,即停止原裁判的执行。只有人民法院院长才能对错误的裁决提请再审,并且必须向审判委员会提交,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以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错误的,有权提起再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提审和指令再审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的权利,也是最重要的监督形式。提审和指令再审的具体方式和时间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重审是指一审法院对经上级法院二审或再审后认为一审法院或一、二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裁定发回重审而对案件进行的重新审理。重审一般由一审法院另组合议庭进行审理,可追加当事人。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再审按照第一审或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再审程序是对第一、二审案件的再次审理,但不是重审。
除了概念和程序的区别以外,重审是针对未生效的判决,而再审是针对已生效的判决。重审由上级法院发回重审,而再审由人民检察院向上级法院提起抗诉而再审。
民事案件的再审和重审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不应混淆。
再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已审结的案件,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而再次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再审是为纠正错案、撤销、改正生效判决、裁定而设置的法定补救程序。
再审程序的具体流程是:人民法院对已审结的案件发现错误后,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并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再审按照第一审或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当事人对再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