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可以或者应该转为普通程序的情况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法律知识

简易程序可以或者应该转为普通程序的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0-05-25

 
84004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对此,过去的司法解释中曾有明确规定,而2012年民事诉讼法正式将其写入法律,有利于从更高的立法层面完善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转换制度。新民事诉讼法强调转为普通程序应当以“裁定”方式作出。司法解释则要求应在审理期限届满前及时作出决定(新民事诉讼法要求使用裁定),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并要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司法实践中,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当事人改变或增加诉讼请求,导致案情复杂化;

二是因当事人依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申请证人出庭等原因致使案件在3个月内难以审结;

三是无法直接或者留置送达应诉通知书,需公告送达;

四是虽然案件较为简单,标的额不大,但代表一类案件,可能影响大量相同或类似案件审理;

五是案件较为简单,但关系到基本的生产生活,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除此之外,司法解释还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自法院立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1. 仲裁审理的两种情况
  2. 争取抚养权案件审理时间及延长规定
  3. 交通肇事罪检察院到法院审理时长
  4.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
  5. 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方式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