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11-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以下案件:
(一)公诉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三)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 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可以选择不派员出席法庭审理,被告人有权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如果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与公诉人进行辩论。
2. 自诉案件
在宣读起诉书后,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与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
3. 法庭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的限制。然而,在判决宣告前,人民法院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二十日以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如果在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审理。
简易程序,又称为当场处罚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4条的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 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2. 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3. 把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详细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
4. 执法人员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