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09-16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当得利案件的管辖权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决定。仅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这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的管辖地确定方式相同。一般情况下,这些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例如,在售货时多收货款或将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情况。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指的是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首要条件是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如果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有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这里的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指的是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从而使财产范围扩大,例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除去所有权负担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指的是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例如未支出本应支出的费用,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财产。
他方受有损失指的是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如果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不能构成不当得利。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的减少和消极减少。财产的积极减少指的是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指的是财产本应增加而未能增加。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并不具备约束力。在返还利益时,如果利益小于损失,则以利益为准;如果利益大于损失,则以损失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应上缴国库。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指的是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这意味着获得利益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合法依据。例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合法依据,但他取得的该项利益却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因此,根据不当得利制度,应将该项利益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