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在一般情况下如何确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07
大家在进行案件的起诉时都会遇到管辖问题,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管辖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的阅读。
地域管辖的概念和原则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法院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的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的确定是在级别管辖确定后,进一步确定由哪个地方的法院来审理案件。根据地域管辖的规定,最终决定案件由哪个地方的法院受理和审判。
一般情况下的地域管辖确定
地域管辖的基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来管辖,也称为一般地域管辖。这一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传唤被告出庭应诉,有利于采取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执行判决,防止原告滥用诉权给被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地域管辖原则如下:
-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如果同一诉讼中有几个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法院的辖区内,各该法院都有管辖权。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还明确了以下几种情况下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管辖法院:
- 双方当事人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法院管辖。
- 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被告被监禁或劳动教养1年以上,则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的法院管辖。
-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的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 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