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域管辖方面民事诉讼采取什么制度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法律知识

在地域管辖方面民事诉讼采取什么制度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09

 
8272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发生一些民事纠纷事情,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诉讼的方式进行处理,那么在我们法院的一些规定下,我们采取诉讼,首先要确定的是哪个法院有着这个案件的管辖权,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在地域管辖方面民事诉讼采取的制度有哪些。

地域管辖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一般地域管辖原则

根据一般地域管辖原则,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一原则的实施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它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查、核实证据,以便快速查明案情并正确处理民事纠纷。其次,它有利于传唤被告出庭应诉。第三,它有利于采取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如果被告败诉,这一原则还有利于执行判决。同时,一般地域管辖原则还可以防止原告滥用诉权,给被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下,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而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公民在其户籍迁出后,迁入异地之前没有经常居住地,仍然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其住所地。

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被告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形式,又没有办事机构,则应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管辖权异议的条件和程序

具备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

只有本案的当事人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一般情况下,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原告作为提起诉讼的一方,一般不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然而,如果在诉讼过程中发生移送管辖,原告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由于其在诉讼中居于辅助一方当事人的地位,也不具有异议权。

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内提出。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提出异议,异议将被视为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将不再受理。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予允许。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当事人,他们的管辖异议权不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原告可以口头起诉,被告因未收到起诉状而无法书写答辩状,因此管辖异议不受答辩期间的限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中,由于不存在争议的双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辩状期间,管辖权异议也不受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如果对一审管辖权有异议,在二审期间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这种异议不应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

管辖权异议的形式和提出

管辖权异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也应予以允许。异议书可以随答辩状一并提出,也可以单独书写。管辖权异议书应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提出。受理该案的法院在对该案进行实体审理之前,应先审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就对该案是否有管辖权问题作出书面裁定。对于满足上述形式要件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慎重地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受诉人民法院应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经审查认定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在审查决定作出前,应停止对本案的实体审理。

地域管辖的分类

地域管辖可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合并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又称为普通管辖或一般管辖,它以诉讼当事人住所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民事案件以作为诉讼的特定法律关系或者标的物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管辖。

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某些民事案件必须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

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选择在某一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而产生的管辖。

共同管辖

共同管辖是指两个以上的法院对同一个诉讼案件都有合法的管辖权。

合并管辖

合并管辖,又称牵连管辖,是指对某个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与该案有牵连的其他案件。合并管辖是因为对某个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基于另外案件与该案件存在某种牵连关系,有必要进行合并审理而获得对该另外案件管辖权的管辖。

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裁定驳回。根据这一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必须是本案的被告;2. 必须在法定的答辩期间内提出(被告自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逾期提出的异议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当允许。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符合上述条件的,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对当事人的异议未经审查,或者审查后尚未作出决定的,不得进入对该案的实体审理。经过审查,当事人对管辖权的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应当作出书面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受诉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在十日内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在二审法院确定该案的管辖权以后,就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参加诉讼。
延伸阅读
  1. 网络侵权讼管辖
  2. 涉外离婚案件中的管辖原则是如何的
  3. 居住地管辖的适用条件
  4. 涉外离婚案件中的管辖原则包括哪些
  5. 涉外离婚一般遵循哪些原则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权异议不成立案件举证期限是多久
  2.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适用于专属管辖吗
  3. 经营承包合同专属管辖吗
  4. 民事诉讼案件专属管辖权
  5. 管辖异议提交能成功吗
  6. 协议管辖司法解释
  7. 反诉可以移送管辖吗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