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司法解释一、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劳动法司法解释一、二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25

 
825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劳动争议的范围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包括以下情况: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进行受理。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根据情况予以处理,对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予受理,对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依法受理。

第三条 劳动争议仲裁期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四条 劳动争议仲裁主体适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审查,如果确属主体不适格,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五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六条 劳动争议案件的合并审理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如果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如果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果属于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八条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 同一仲裁裁决的起诉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法院。

第十条 合并、分立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如果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如果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第十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

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将新的用人单位列为第三人。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将劳动者列为第三人。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

第十二条 承包经营期间的劳动争议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第十三条 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十四条 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

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按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强迫劳动和违法支付工资的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并可以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的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如果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裁决的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中,当事人对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第十八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多个劳动者的劳动争议作出裁决后,部分劳动者对裁决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提出起诉的劳动者,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对未提出起诉的部分劳动者,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如其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内部规章制度的适用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第二十条 劳动争议的变更和变更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予以撤销。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培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变更。

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执行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书、调解书有不适用法律、有错误、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不予执行。在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一条 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争议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导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条 企业改制争议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三条 加付赔偿金争议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四条 无营业执照用人单位争议

劳动者与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应当将用人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列为当事人。

第五条 挂靠用人单位争议

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以挂靠等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列为当事人。

第六条 仲裁裁决遗漏当事人

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仲裁裁决遗漏了必须共同参加仲裁的当事人的,应当依法追加遗漏的人为诉讼当事人。被追加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处理。

第七条 养老保险待遇争议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第八条 停薪留职人员争议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第九条 加班费争议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第十条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争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前款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情形,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一条 调解书效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反悔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十二条 逾期未作出裁决的案件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仲裁裁决,当事人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申请仲裁的案件存在下列事由的除外:(一)移送管辖的;(二)正在送达或送达延误的;(三)等待另案诉讼结果、评残结论的;(四)正在等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的;(五)启动鉴定程序或者委托其他部门调查取证的;(六)其他正当事由。当事人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为由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或者其他已接受仲裁申请的凭证或证明。

第十三条 劳动报酬等争议

劳动者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如果仲裁裁决涉及数项,每项确定的数额均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应当按照终局裁决处理。

第十四条 仲裁裁决事项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同时包含终局裁决事项和非终局裁决事项,当事人不服该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非终局裁决处理。

第十五条 诉讼管辖权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根据《劳动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双方之间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并以原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十七条 仲裁裁决事项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第十八条 仲裁裁决部分事项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后,部分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对提出起诉的劳动者不发生法律效力;对未提出起诉的部分劳动者,发生法律效力,如其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 规章制度效力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第二十条 解除劳动合同撤销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予以撤销。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培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变更。

第二十一条 仲裁裁决执行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不予执行。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1. 商业机密保护法对商业秘密是如何保护的
  2. 劳动者如何合法主张加班费?
  3. 劳动法司法解释二
  4. 劳动法司法解释(四)
  5. 劳务合同根据什么法律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员工弄坏几十万机器怎么办
  2. 新就业公司无企业年金制度的怎么办
  3. 退休人员被无故辞退如何维权
  4. 公司任职期间的技术,个人离职后能申请专利吗
  5. 护士节假日工作有三倍工资吗
  6. 双倍工资是实发工资还是底薪
  7. 员工因伤休假在另一公司上班怎么处理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