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法解读:第十五条【申请仲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法解读:第十五条【申请仲裁】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2-10

 
82576

劳动仲裁法解读:第十五条【申请仲裁】

一、调解与仲裁的衔接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这一条款解决了调解与仲裁之间的衔接问题。

二、调解协议的效力

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自觉履行。然而,调解协议的效力仅限于合同效力,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劳动争议无法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其他争议解决机制。

三、申请仲裁的条件

根据劳动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一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如果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就可以依法申请仲裁,以便尽快解决劳动争议。因此,第十五条规定:“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四、调解协议履行期限的约定

为了避免争议一方利用调解协议拖延时间,判断调解协议是否履行需要一个时间标准。虽然劳动仲裁法没有明确规定调解协议应当在什么时间内履行,但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调解协议中约定履行协议的期限,以此判断对方是否履行调解协议,并确定申请仲裁的时间。

五、申请仲裁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时,可以根据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也可以根据调解协议申请仲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对方当事人以调解协议抗辩时,应提供调解协议书作为证据。

六、申请仲裁的证据责任

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委员会裁决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对方当事人进行反驳时,有责任提供反驳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如果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变更或撤销调解协议,或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时,有责任提供自己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证据。

延伸阅读
  1. 仲裁庭先予执行的案件分类
  2.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应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3.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4.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5.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
  2.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3.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4.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5.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6. 劳动仲裁裁决未执行的处理方法
  7. 劳动仲裁程序及时间限制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3.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4.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5. 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
  6. 集体合同的效力
  7.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仲裁

规章制度合同下载

  1. 广州市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