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4-11-12

 
8257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一、工作年限的计算

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是从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劳务之日起连续计算。即使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如果劳动者连续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但先后签订了几份劳动合同,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

例如,劳动者张某自2008年起在某电子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每年续签一次,一直工作到2015年。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时,计算的工作年限应从2008年起,总共六年。

二、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1.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月工资的计算基数

月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需要说明的是,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实际领取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津贴、补助、奖金等的总和。

四、经济补偿的封顶年限

劳动合同法规定,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五、额外经济补偿金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为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

六、与经济补偿金相关的法律责任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还需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无故被解除该怎样维权
  2. 强行实施解聘员工能否索要双倍赔偿金
  3. 入职不足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4. 合同终止补偿法定标准
  5. 双倍经济补偿情况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高速公路收费员哺乳期要夜班合法吗
  2. 员工工作三天辞退有工资吗
  3. 公司违规查出乙肝如何赔偿
  4. 午休算是工作时间吗
  5. 非全日制用工薪资是按月算吗
  6. 出席劳动模范大会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吗
  7. 因老板原因耽误项目扣员工奖金合法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