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怎么解决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怎么解决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5-02

 
82548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纠纷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行为准则,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但是当劳动合同法与政府规章政策冲突时,应该选择什么法律适用?手心律师网为您解答。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的解决方法

引言

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在《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后更加完善。然而,在《劳动合同法》与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政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的问题。

法律效力的原则

根据法律的层级性原则,如果《劳动合同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应当适用后制法优于前制法的原则。因此,在冲突的条款中,应当以《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为准。

法律效力的比较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相比,前者的法律效力更高。部门规章的制定不能违背和抵制上位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冲突的条款中,应当以《劳动合同法》为准。

相关知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应继续履行。对于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从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开始计算。如果在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在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如果根据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年限应从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而根据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应按照当时的规定执行。对于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结论

在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之间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当根据法律效力的原则,以《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为准。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高于部门规章政策,因此应当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和适用的情况,合理解决冲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2.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与途径
  3.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4. 劳动合同
  5. 劳动合同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什么是裁员及其标准?
  2. 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履行哪些程序
  3. 实习期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
  4. 工会的职能及法律责任
  5. 如何维权:未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的维权途径
  6. 用人单位裁员的合法程序
  7. 拖欠农民工工资加付五成以上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规章制度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工程师协议范本
  3. 烟台市劳动合同范本
  4. 公司员工用劳动合同范本(内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