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根据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期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难产的女职工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但是,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
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四十二天产假。在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女职工怀孕期间,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产检或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费用由原医疗经费渠道开支。
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如果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则由企业补足差额部分。
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施行办法》的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如果企业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则由企业支付。
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执行。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如果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则由企业补足差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