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0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劳动者需要提供其职业史和既往史。
劳动者需要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复印件。
劳动者需要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
劳动者需要提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资料。
劳动者需要根据诊断机构的要求提供其他必需的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
1.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下,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受工伤认定申请时,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应当受理。
4.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确认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5. 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在受理鉴定之日起60日内组织鉴定。职业病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