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24-06-28

 
81462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从事工作所面临的工作环境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工作环境噪声太大,导致自己的听力受损,而患上一定程度的职业病。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到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噪音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职业性噪声聋的鉴定标准

根据职业性噪声聋的程度,职业病鉴定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10级

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

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8级

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7级

双耳听力损失≥56db。

6级

双耳听力损失≥71db。

5级

双耳听力损失≥81db。

4级

双耳听力损失≥91db。

职业性噪声聋的定义

噪声性耳聋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导致的进行性感音性耳聋。早期症状包括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能力逐渐减弱,最终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不仅会损害听觉,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等问题,影响胃部的蠕动和分泌功能。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所需材料

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以及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文件。职业史证明应包括开始接触噪声作业的时间、工种、工龄、接触噪声的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噪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降噪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噪声检测数据、个体防护等信息。

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劳动者和相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资料的情况

在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诊断、鉴定机构应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做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职业史证明,可以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劳动关系证明可以包括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以及用人单位认可的其他材料。

对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已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否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用工关系的资料,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等;能够表明劳动者身份的资料,如身份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用工招用关系的资料,如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延伸阅读
  1. 双倍经济补偿情况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劳动者可否职业病鉴定的条件是什么
  3. 工伤认定不做伤残鉴定是否可以申请
  4. 工伤鉴定没有结果怎么办
  5. 第五跖骨骨折工伤评残可以评上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雇佣童工是否违法
  2. 女职工产假有哪些规定
  3. 产假期间有权拒绝安排工作吗
  4. 疫情期间私人企业要求上班违法吗
  5.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注意点
  6. 雇佣童工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7. 做产检不能上班,公司可以扣除工资吗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