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12
口头合同是指朋友、亲戚或熟人介绍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时,双方只有口头意向承诺,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文件。这种合同存在纠纷时,由于没有书面证据,很难查明真相。
简单合同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细节约束,比如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和违约行为的追究条款。
“暗箱”合同或“一边倒”合同往往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内容由用人单位事先拟定,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对劳动者的利益涉及很少。这种合同常常模糊不清,滥用解释权。
少数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把自己的证件和财产抵押后才能上班。当用人单位随意辞退劳动者时,往往以各种理由不退还抵押财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合法的假合同,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不真正执行。另一份不合法的真合同则由双方持有并执行。
一些用人单位的合同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所谓的“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使强迫劳动合法化。有些合同甚至严格规定了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出现伤病自理,如有意外企业概不负责”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建筑、化工、采矿等高危行业。劳动者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一旦发生事故将面临巨大的费用压力。即使签订了此类合同,如果工伤是对方原因造成的,劳动者仍可向劳动保障及法律部门提出仲裁或诉讼。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条款:
除了以上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还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果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者应当重视自身的合法权益,了解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注意事项,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