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法律知识

发生工伤怎么办?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30

 
80795
在我国工业化的浪潮中,很多劳动者遭遇到了工伤事故,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多劳动者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工伤发生后的法律维权方法

1、工伤认定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受到伤害。要确定工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因此,工伤发生后,进行工伤认定非常重要。

工伤认定申请可以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以由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提出。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机构是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等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申请后六十天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劳动合同等书面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导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法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应中止工伤认定程序,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该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后,再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2、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完成后,如果治疗终结或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工伤职工还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评估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申请顺序不分先后。劳动能力鉴定的受理机构是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时需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相关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在60天内做出,如果申请人不服,可以在15天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一年后,如果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3、工伤职工的待遇和救济途径

工伤职工应享有一系列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应享有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待遇。对于造成残疾的工伤职工,应享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生活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对于造成死亡的工伤职工,应享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鉴定费、交通费、营养费等由用人单位承担,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同省份对工伤待遇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解决工伤纠纷的途径主要有调解、劳动仲裁和诉讼。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解决,都应该谨慎行事。如果不了解相关法律,可以咨询或聘请专业律师,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2.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3. 劳动工伤申报期限是多久
  4. 非法用工和一次性赔偿
  5. 员工如何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及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2. 工伤赔偿及相关标准
  3. 工伤赔偿标准及其具体项目
  4. 工伤人死了赔偿多少钱
  5. 工伤索赔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6. 工伤赔偿标准: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7. 工伤评不了级,工伤保险如何赔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