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12
一旦劳动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有责任按照裁决书的要求支付赔偿。然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迫使其执行:
劳动者可以携带仲裁裁决书、强制执行书以及公司的注册信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意味着劳动者可以通过法院的力量来强制用人单位履行赔偿义务。
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的时间,导致职工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的情况,法院可以根据相关法规判决用人单位赔偿职工应享受的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分为三类:
根据工伤保险的雇主责任原则,职工所在单位承担了许多责任和义务,包括工伤申请的义务。职工所在单位需要在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诊后的30天内申报工伤。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延长申请时间。
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有权申请工伤认定,这是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报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伤害性质认定申请。
工会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有责任帮助受伤职工及时进行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不同的请求权,工伤保险条例没有否定工伤职工的民事赔偿请求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工伤事故发生时,受害职工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程序处理,当无法获得赔偿时,才可以按照民事侵权进行处理。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如果能够认定劳动者符合工伤构成要件,应判令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给予赔偿。因此,即使发生了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情况,劳动者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