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认定注意事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知识

申请工伤认定注意事项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07

 
80236
现实中,很多劳动者,特别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伤亡后的工伤认定往往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帮助大家在工伤后更好的维护总结的合法权益,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工伤认定方面的注意事项,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期间

大部分务工人员在受伤后往往认为单位应该立即认定其为工伤,却不知道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些雇主在员工受伤后没有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而员工也没有去申请,直到时效期限过后才四处上访。法官提醒,劳动者要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从而导致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全面保护。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否则其各种劳动保障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此外,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难以证明双方有关工资等事项的口头约定,导致这些口头约定的劳动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三、行政复议作为工伤认定申请的前置程序

劳动者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先向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劳动行政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保留相关证据的重要性

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过程中,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因此,劳动者在工作中应注意保留与用人单位相关的证据,包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押金收条、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来自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来自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寄出举报材料的邮局回执;以及来自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据,如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延伸阅读
  1. 工伤重新鉴定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2.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3. 宁夏九级伤残赔多少钱工伤
  4. 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造成了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复杂
  5. 工伤申报能否撤销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及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2. 工伤赔偿及相关标准
  3. 工伤赔偿标准及其具体项目
  4. 工伤人死了赔偿多少钱
  5. 工伤索赔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6. 工伤赔偿标准: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7. 工伤评不了级,工伤保险如何赔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