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内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内容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23

 
80091
医疗事故频发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在就医过程中,我们在相信医生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对自己有利的就医证据,一方医疗事故的发生。那么,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内容有哪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当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且达成一致意见,希望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等级以及赔偿金额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该部门下设的医学会设有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2.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若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将其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情况包括:接到下属医疗机构的报告并组织鉴定,或者患者及其家属单方面要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并且得到许可。

3. 法院要求鉴定

根据中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若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均未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但主审法官认为有必要进行事故纠纷鉴定时,法官可以自行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要求,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鉴定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若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将其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当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若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
  2.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指南的内容
  3. 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区别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怎么进行
  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辽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 工伤伤残鉴定期限规定2024
  3. 工伤鉴定等级出来后多久能拿到赔偿
  4. 伤情鉴定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无效
  5. 工伤鉴定等级出来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6. 工伤九级伤残一次性可以赔多少钱
  7. 工伤鉴定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走流程的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