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1-08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人身伤害,包括负伤、致残、死亡或患职业疾病等。工伤保险是劳动法上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
在我国民事立法和损害赔偿理论中,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最终要件,以过错作为确定侵权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若受害人能够证明其所受侵害是由加害人所致,而受害人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承担民事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只要已经发生了损害后果,无过错的行为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公平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损害给予适当补偿。
对于工伤保险赔偿,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根据该原则,无论职业伤害的责任在于用人单位、他人还是自己,受害者都应得到必要的补偿,这种补偿是无条件的,而不管劳动者个人是否有过错。
无过错责任原则下,工伤的认定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分为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视同工伤的情形和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三种。
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情形。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的情形。
根据上述案例,涉及以下问题:
1. 两名员工所受的人身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这些伤害并非发生在劳动场所。
2. 驾驶者韩某的操作不当是否属于过错,如果是,他的人身损害是否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机构是否可以免除责任。
3. 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机构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是否仍需承担员工人身伤害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4. 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后,是否需要对公司车辆、高速公路隔离栏等财产损害承担责任。
5. 公司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是否需要对毁损的高速公路隔离栏等财产损害承担责任。
6. 在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员工是否可以向驾驶者韩某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这些问题涉及工伤、交通安全等立法中所采用的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雇主对雇员致人损害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竞合等法律方面。
针对上述案件涉及的工伤保险和民事损害赔偿的法律方面,本文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以上法律方面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论述的目的是暴露问题并摆明相关意见,以供有兴趣者在类似问题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