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因公死亡怎么赔偿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29
在很多时候我们上下班途中都会乘车走路,在这其中就会有一些车辆,如果不小心的话,可能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在上班途中因工死亡,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班途中因公死亡的赔偿方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偿方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一)的规定,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将被视为工伤。然而,如果职工在上班途中发病死亡,并未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因此,职工在上班途中突发疾病死亡,将按照因病死亡进行处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将根据所在省市企业职工因病死亡待遇规定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存款则可以继承。
赔偿项目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 医疗费 - 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 生活护理费 - 工伤期间的工资 - 交通食宿费2. 造成伤残的赔偿: - 医疗费 - 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 生活护理费 - 工伤期间的工资 - 交通食宿费 - 辅助器具费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伤残津贴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 造成死亡的赔偿: - 丧葬补助金 - 一次性伤亡补助金 - 供养亲属抚恤金4. 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 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如果生活有困难的话)。如果职工被宣告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授权制定的办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授权,制定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根据该办法,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或死亡。上述单位必须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的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职工或童工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而定,一级伤残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为赔偿基数的14倍,依此类推。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对于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职工或童工,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并且还要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金额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如果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对于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应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该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