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8-1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享有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本条例第一款规定需要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企业职工发生伤害事故后,所在单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不超过3天)向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提出申请(对于重伤、死亡及住院治疗的,同时要报医疗保险处工伤科)。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将予以受理,并由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进行工伤认定。职工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向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将予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