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中止法律规定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认定中止法律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07

 
78468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要为劳动购买工伤保险。当职工出现工伤的时候,进行工伤认定是受伤职工获取工伤保险赔偿的前提,那么工伤认定中止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工伤认定中止的法律规定

1. 劳动关系争议

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并在依法定程序处理期间的情况下,工伤认定程序将被中止。在此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2. 缺乏相关事故结论

若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进行结论,但相关部门尚未作出结论,工伤认定程序将被中止。此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将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3. 不可抗力导致难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若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工伤认定程序将被中止。

4. 法律规定的其他中止情形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工伤认定的情形,工伤认定程序将被中止。

工伤认定中止的恢复和终止

一旦工伤认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请人提供新的证据,工伤认定程序将得以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认定中止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另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应当终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终止通知书》。

二、工伤认定的流程

1. 工伤的认定

根据已失效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职工因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而导致伤残、致残或死亡的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2. 工伤认定程序

企业应当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而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申请期限可延长30日。若工伤职工本人或其亲属无法提出申请,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职工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若企业不签字,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直接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取证,并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该期限可延长,但不得超过30日。

三、工伤认定申请适用时效中止中断规定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后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不予受理。尽管《条例》中未明确规定1年申请期间的中止和中断,但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在《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的指示,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时间。这表明1年申请时效并非固定期间,而是一种可变期间。虽然该复函仅明确了不可抗力可以构成1年申请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但从保护工伤职工利益的立法原则和关怀弱势群体的立法精神来看,可以认为《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1年申请期间可以适用时效中止和中断等规定。
延伸阅读
  1. 如何处理购买到假口罩的赔偿问题
  2. 隔壁门市房起火损失的赔偿问题
  3. 不自愿同居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4. 背书连续的法律要求及认定
  5. 名誉侵权是否构成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一、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
  2. 工伤申报认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3. 没有买工伤保险怎么申请工伤
  4. 劳动法孕妇请病假规定
  5. 借调期间工伤赔偿责任由原用人单位承担
  6. 哪些情况可以按照工伤处理
  7. 工伤赔偿程序了解一下,你知道有哪些?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2.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
  3. 动产归夫妻一方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
  4. 现收收益与将来收益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