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协商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法律知识

工资协商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19

 
77753
用人单位应该给劳动者进行合理的工资分配,如果在工资协商的期限内遇到工资协商合同纠纷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工资协商合同纠纷的相关法律知识吧。

工资协商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该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的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权

根据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其支付赔偿金:(一)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二)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三)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难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然而,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必须是依法成立的有效劳动合同;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注意根据相关法律第四十六条第(二)项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1. 短期用工协议书范本
  2. 约定合同终止的情况有哪几种
  3. 运输承包合同
  4. 合同的甲方乙方怎么定
  5. 房屋买卖网签可以延期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4.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怎么写
  5. 在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被解雇有补偿吗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劳动争议解决解决方案

  1. 专利转让的程序
  2.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3.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如何订立合同
  6. 房屋租赁期间房屋涨价怎么办?
  7. 二手房合同买卖纠纷处理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2.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3.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