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规定离职退股有效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法律知识

公司章程规定离职退股有效吗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5-24

 
77285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公司的时候,要制订公司的章程,章程的内容包括股东的人数、公司的制度的等的内容,而公司的章程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公司章程规定离职退股有效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司章程规定离职退股的效力问题

股东身份的认定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身份的认定一直是审判工作中的难点。通常情况下,股东身份由股东自愿转让全部股权而丧失。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强制剥夺股东身份成为一个问题。公司是否能够通过章程设定强制股东退股的规定呢?

案例背景

陈某是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该公司在成立时订立了会计师事务所章程。根据章程规定,如果股东不在公司专职工作或离开公司半年以上无法执业,或者被除名,应予以退出。陈某与会计师事务所订立了聘用合同,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再订立新的聘用合同。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不再聘用陈某,并要求其退股。陈某拒不承认股东会的决议,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陈某不再是其股东。

原告主张

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陈某应将其所持出资份额转让给其他股东,并退出公司。此外,根据财政部的批复,离开公司后,陈某也不能继续担任出资人。

被告辩称

陈某辩称自己仍然持有公司股份,因此仍然是公司的合法股东。

法院判决

金山区法院认为,通常情况下,持有股份即为公司的股东,是否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非股东身份的依据。然而,在本案中,当被告与原告不再具有劳动关系时,原告可以依据公司章程否定被告的股东身份。公司章程作为处理公司与股东内部纠纷的依据,体现了全体股东的真实意愿,对全体股东具有约束力。根据章程规定,陈某不再在公司从事专职工作,且在股东会表决通过退股事宜后,被告丧失了股东身份。法院认为,原告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殊要求,即只有在公司内工作的注册会计师才有资格成为股东。公司章程对股东身份和退出作出了特殊规定,符合行业管理需要。财政部的批复与公司章程规定一致,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陈某自股东会作出决议之日起,即2002年5月9日起,不再是公司股东。
延伸阅读
  1. 国企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2. 新成立的公司是否需要进行验资报告?
  3.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4. 民办非企业法人股权的质押条件
  5.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2. 工伤仲裁索赔有效期的界定
  3. 工程未付款维权方法
  4. 劳动纠纷律师的收费方式
  5. 公司承诺的年终奖不发怎么办
  6. 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间的权利
  7. 律师解答:公司违约应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公司变更-章程修正范本
  2.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修正案范本
  3. 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
  4. 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