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05
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在劳动仲裁不服或仲裁不受理的情况下,方可提起诉讼。因此,不能直接起诉,而是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计算。
在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由于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导致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其中,诉讼时效是最基本且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为“已过了申诉时效”而不得不放弃诉讼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相比,工伤保险争议案件较为特殊。在这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对工伤进行认定以及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
在工伤保险争议案件审理中,劳动部门对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的作用不仅是一种普通证据,而且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和依据,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基础。
受伤职工在被认定为工伤后,应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在收到伤残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后,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的大小向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要求享受相关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对于引发工伤保险待遇争议的情况,其申诉时效为六十日。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按法律规定给予工伤保险待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并且没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
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时间期限,该期限在民事诉讼中有明确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举证期限对于规范证据提交程序要求,起到了规范案件审理的作用,可以防止和减少“证据突袭”的情况发生。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期限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目前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做法不一致。有些仲裁委员会规定可以在开庭当天提交证据材料,有些规定最晚在开庭前一天提交,还有些规定开庭后提交仲裁委员会也接受。甚至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中,不同仲裁员的做法也不一致,出现了“打架”的现象。
劳动争议仲裁可以借鉴民事诉讼的经验,明确规定举证期限,以规范案件审理。例如,可以规定在立案后的某一时间期限内或开庭前的某一天进行证据交换,以确保证据的固定性和仲裁请求的明确性,防止当事人随意提交证据和“证据突袭”的情况发生。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参与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发生劳动争议的一方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申请调解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当协商不成或达成的协议无法履行时,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必须注意及时申请,否则申请事项将被驳回。
对于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此外,诉讼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