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是什么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9-06

 
76700

诉讼时效的定义和分类

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都存在着“时效”一词,但其含义有所不同。在刑事诉讼中,我们称之为“追诉时效”,指的是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了追诉期限,就无法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已经追诉的案件,应当撤销、不起诉或终止审理。

而在民事诉讼中,我们称之为“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定期限。一旦超过了诉讼时效,虽然仍然可以提起诉讼,但所主张的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种。一般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享有民事权利的人在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的两年内,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后,其民事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特殊诉讼时效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所规定的时效期间。特殊诉讼时效分为短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最长诉讼时效的期间为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是权利被侵害时,即使权利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人民法院仍然会在二十年的期限内保护其权益。

延伸阅读
  1. 不良资产处置与诉讼
  2.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主体的认定
  3. 遗产继承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时效中止吗
  4. 借款的诉讼时效中断如何取证
  5. 一、一般保证人的抗辩权行使方式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案情简介
  2. 合同不能成立的诉讼时效问题
  3. 答辩人(被申请人):
  4. 连续贪污受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5. 借款时宜写借条还是欠条
  6. 行政起诉的条件
  7. 代位权纠纷代理词的撰写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劳动争议解决解决方案

  1.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2. 债务人跑路了该怎么办
  3. 借款纠纷过诉讼时效该怎么?
  4. 企业借贷纠纷
  5.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6.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7.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机动车辆质押借款合同范本
  2. 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本
  3. 贷款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4. 民事二审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