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11
临时建筑的拆迁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考虑。第一种情况是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建设者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而在征收时不应给予补偿。第二种情况是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即合法建筑,如果在批准使用期限内被拆除,会给临时建筑所有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给予补偿。
关于临时建筑拆除是否应该给予补偿的问题,相关法规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根据《拆迁条例》第17条的规定,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而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时应当给予补偿。此外,《补偿条例》第24条也规定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而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则不予补偿。
以某市为例,《某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39条规定,拆除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而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按照其面积的建设、安装造价结合剩余期限给予补偿。因此,是否给予补偿以及补偿金额,关键在于临时建筑的批准期限。当然,临时建筑的批准期限到期时,可以申请延期使用。根据《某城市建设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工程管理暂行规定》的具体规定,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限应限制在2年以内,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使用期限。但是,延期使用同样有一定期限,一般经申请可批准延期使用1年,到期后可再次申请延期。如果最后一次延期申请未被批准,那么到期后就应该进行拆除。如果此时恰遇拆迁,当然不会给予补偿。
对于临时建筑的具体补偿标准,《补偿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补偿条例》实施后的征收实践中,可以参照上述标准进行执行。具体补偿金额的确定需要由相关单位进行评估,按照临时建筑的建设、安装造价以及剩余使用期限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依法应该给予补偿而房屋征收部门不予补偿,或者对补偿款有异议,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