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个月压工资合理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上班第一个月压工资合理吗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12-24

 
75753

压员工工资的行为构成违反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也不得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压员工工资可以视为一种变相的交付保证金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员工举报和劳动仲裁的途径

对于遭受压员工工资的情况,员工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这两种途径可以帮助员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对工资支付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报酬给劳动者。

工资支付方式和记录要求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若劳动者因故不能领取工资,可以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也可以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必须书面记录支付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同时,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个人工资清单。

工资支付时间和一次性临时劳动的工资支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按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八条,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按照协议或合同规定支付。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和违法行为的处理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2. 公司倒闭后员工的赔偿问题
  3.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4.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5.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内容有哪些
  2.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3.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签订的培训协议未完,是否可辞职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被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
  6. 旷工处罚是否包括当天的工资
  7.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餐饮业劳动合同范本
  2. 昆山市劳动合同范本
  3. 江苏省劳动合同书范本
  4. 苏州全日制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