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14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裁员规定
根据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当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时,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 如果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应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劳动者有特定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解除工资支付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离职工资的结算方法
主动辞职的工资结算
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且没有其他经济补偿,除非在公司没有缴纳社保的情况下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辞职后的工资结算时间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规定进行。
违法或违约责任
劳动者因违法或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时,劳动者需要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2)赔偿仅包括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具体的赔偿项目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相关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
劳动法工资的计算方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为365天减去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得到250天;季工作日为250天除以4季,得到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50天除以12月,得到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按照实际工作日支付工资,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日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乘以8小时。- 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04天)/12月,即21.75天。- 2000年3月17日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同时废止。判断单位的裁员是否合法,可以参考以上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