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经济补偿数额怎么确定,离婚赔偿与侵权赔偿的区别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3
一、离婚经济补偿数额的确定方式
1. 双方协商确定
离婚经济补偿的数额和给付方式应首先由双方协商确定。
2. 人民法院确定
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应在查明夫妻双方各自财产状况以及一方多付出义务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来确定补偿数额。
具体来说,应考虑以下因素:
1. 一方付出义务的多少
离婚经济补偿是对夫妻分别财产制的修正,以一方付出较多家庭义务为前提,付出义务的多少自然是确定补偿数额的主要因素。根据付出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协助对方工作的多少来确定补偿数额,实际上就是将家务劳动和协助工作的价值货币化、有形化。因此,可以参考向市场购买同等工作量的家务劳动所需价格以及雇用他人所需成本。
2. 少付出义务一方获得的利益
获得的利益不仅包括显性的、有形的财产价值,如收入、购置的房产等,还包括隐性的、无形的可期待性利益,如文凭、执照、专业职称、尚未获得利益的知识产权等。在确定补偿数额时,不仅要考虑少付出义务的一方获得的有形财产价值,还应考虑因此获得的无形的可期待财产利益的价值。
3. 双方的财产状况及经济能力
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经济能力也是确定离婚经济补偿数额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离婚赔偿与侵权赔偿的区别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有以下区别:
1. 构成要件不同
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是指一方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因此必须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而离婚损害赔偿并非由于引起离婚的原因构成侵权行为,离婚本身即是损害赔偿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该损害赔偿应当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构成要件。
2. 法律适用不同
因夫妻侵权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侵权行为的规定而提出,属于财产法上的规定。而因离婚损害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虽未满足侵权行为的要件,但仍可请求赔偿,属于婚姻法上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