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恶意拖欠员工离职补偿金怎么办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23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造成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并且经济补偿要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的,那么单位恶意拖欠员工离职补偿金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单位恶意拖欠员工离职补偿金的法律处理方式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提交申请书。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于该法:(一)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如果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的区别
作为必经程序,劳动争议首先应当进行劳动仲裁,不服者可以起诉人民法院。然而,根据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终审,因此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关于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的基本对比,以期望对处理劳动争议有所帮助。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处理方式
劳动仲裁:倾力调解,尽量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法院:尽管原则上也期望调解成功,但由于法官案件繁多,不会有太多时间拘泥于调解,必须及时作出判决。
2、审案水平
劳动仲裁员:虽经过专门训练和考核,但法律水平一般略逊于法官。有时候他们审案过于关注细枝末节,未必是案情的真正焦点。法官:经过严格考试和培训,深谙法律。在审案时,法官直接针对焦点问题,能迅速做出裁决。当然,每个人的能力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3、举证的严格程度
劳动仲裁:一般接受当庭举证,甚至允许庭后补交证据。法院: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否则除非是新证据(符合法律上“新证据”的要求),否则不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事实认定的侧重点
劳动仲裁:以尽量调查真相、贴近客观事实为基础。因此,即使举证期限过期,只要是事实,仲裁机构仍会接受。法院:注重证据,以证据反映的“法律事实”为基础,追求效率和公正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