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定义是什么呢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04
指的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是和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概念,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第一次在立法中使用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但《》(以下简称《条例》)把事实劳动关系推到了最前沿,使劳动保障部门无法也不容回避这一问题。《条例》第18条、第61条规定: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表明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继续享有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1.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劳动关系并未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立。这种情况下,虽然缺乏书面合同,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和存在。
2. 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
有些劳动关系可能通过口头协议来代替书面劳动合同的形式进行约定。尽管没有书面合同作为证据,但仍然可以视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3. 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
除了书面合同和口头协议,其他合同形式也可以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例如,在企业规章制度、集体合同中可能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条款,这些规定可以被视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4. 未终止或续签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双方未终止或续签合同,但仍继续从事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关系被视为事实劳动关系的延续。
5. 无效合同下的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或相关条款缺乏或违法,使得合同实际上成为无效合同,但双方仍按照该合同规定建立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被视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
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并不影响劳动者享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权益。劳动者在事实劳动关系中享有与正式劳动关系相同的权益,并应履行相应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维护事实劳动关系的合法权益
当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请求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解决劳动争议。- 诉讼维权: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事实劳动关系下的权益,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也是法律上赋予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的目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