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11-13
1. 提交居民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身份证明的复印件。
1. 提交加盖本企业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1. 提交加盖本单位公章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1. 提交加盖本单位公章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及民政社团管理部门确认的《非党政机关所办社会团体证明》。
1. 提交区、县级以上工会同意投资的批准文件。
1. 提交企业经所在国(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经所在国(地区)注册机关核发的注册证书。
1. 提交经所在国(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身份证、护照复印件或长期居留证明。
2.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自然人投资者的身份证明应为当地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特别行政区护照。
3. 台湾地区自然人投资者的身份证明应为当地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内地公安部门颁发的台胞证。
1. 提交经过公证认证的境外住所证明。
根据国际惯例以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形成的证据材料,应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再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以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公证认证实为两个程序,步骤上先进行公证,然后进行认证。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申请人的要求,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一种非诉讼活动。认证是指一国的外交、领事及其授权机构在涉外文书上确认公证机关、认证机关或者某些相应机关的最后一个签字或印章属实。办理领事认证的目的是使一国出具的公证文书能够在另外一国得到承认,以保证文书的法律效力。
自1979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直接投资已经走过32个年头,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改革和完善。2006年以前,外国投资者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时提交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不需要公证认证手续,只需提供翻译件即可作为登记材料使用。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法律的完善,特别是2006年新的《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修订,外资登记的法律适用发生了变动,导致外资登记实务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相关规定,外国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必须经所在国家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以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