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丹东市公物拍卖管理办法的通知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27
丹东市公物拍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物处理渠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省政府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辖区从事公物拍卖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
公物拍卖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拍卖法及其他相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维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丹东市商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全市公物拍卖的主管部门。市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将与市公安、工商、财政、海关、法制等部门,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合作,根据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优先推荐公物拍卖定点拍卖企业,并报丹东市人民政府指定。
第五条
下列公物必须委托丹东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企业进行拍卖:(一)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用于抵充税款、罚款的物品;(二)审判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用于抵充罚金、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三)检察机关依法追回的物品;(四)航空、航运、邮政、公路等部门获得的无主货物;(五)金融部门需要处理的借贷抵押财产;保险公司理赔后需要处理的剩余物品;(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处理的物品,以及需要变卖的公物;(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交往和外事活动中接受的根据规定需要上缴并变卖的物品;(八)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委托拍卖的其他物品。禁止流通的物品不得进行拍卖。
第六条
罚没物品中的大宗商品、重要生产资料以及专营、专卖商品,应优先委托给拥有相应商品经营权的企业进行拍卖;鲜活商品应委托当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的主办单位进行就地拍卖。
第七条
在拍卖国有资产之前,应由具备法定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由财政部门确定拍卖保留价。涉案物品和无主物品的价格评估应由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价格事务所和法律、法规规定的估价机构进行,以确定拍卖保留价。未经评估的公物不得进行拍卖,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第八条
单位委托拍卖企业拍卖公物时,应提交委托拍卖的公物清单,并提供以下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