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财产的拍卖变现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3
破产企业财产的分类和特点
一、破产企业财产的分类
破产企业财产的拍卖可以根据委托人的不同分为政府委托的拍卖和法院强制拍卖;根据拍卖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拍卖和分体拍卖。
1. 政府委托的拍卖
政府委托的拍卖是在国企改革、改制、改造中,各级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对一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的情况下进行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债权人、债务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破产企业代表等组成破产清算小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破产清算并委托拍卖。这种拍卖的特点是:(1)拍卖标的主要是国有中小型企业。(2)由于是主动破产,政府支持,委托人给拍卖行的前期准备时间也较为宽松,有利于拍卖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广泛征集竞买人。(3)委托人多有前置性限制条件,如买受人须保证企业职工安置等。
2. 法院委托的强制性拍卖
法院委托的强制性拍卖是指资不抵债的企业因经济纠纷案件被债权人上诉法院,由法院判决强制性拍卖企业资产,破产还债的委托拍卖方式。这种拍卖的特点是:(1)拍卖标的多为小型企业,各种经济成分均有,组成拍品的财产分散、零乱。(2)法院对拍卖时限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快速变现,拍卖行前期准备工作时间短。(3)委托的底价由于充分考虑了快速变现的要求而定得较低。
二、破产企业财产的特点
破产企业财产的拍卖方式可以根据拍卖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拍卖和分体拍卖。
1. 整体拍卖
整体拍卖一般适用于具有某些潜在优势的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拍卖。对于大多数具有地理位置较好的房地产或适用的设备,以及规模适中的中小型企业,采取整体拍卖的方式,适宜投资人进行投资转产或原破产企业职工以集体回购、股份制改造方式重建劳动组合,恢复生产经营。这种拍卖的特点是:由于生产经营及配套设施相对完整,买受人权利集中,可快速投入对资产的经营动作,对各种经济类型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和个人参与竞买有较大的吸引力,拍卖操作也较为简单易行。
2. 分体拍卖
分体拍卖一般适用于中型工业企业的破产资产拍卖。这种拍卖的特点是:由于中型工业企业大多专业性强、下岗职工人数多,地理位置欠佳,总体价值较高,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征集竞买人较为困难。因此,可采取分体拍卖的方式,将一个工厂的资产以生产车间(或生产线)、生产部门闲置地产等为单位分体拍卖。分体拍卖的原则是:(1)资产分割必须合理,分割拍卖后资产应均能独立使用,交留有独立或共用的厂区通道。(2)分割后的产权界限应清晰易辨,房产的位置和建筑物、地产要明确,机器、设备归属要清楚。(3)在土地上附着建筑物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产权不宜分拆拍卖。分体拍卖的优点是:(1)可有效降低单位卖价,有利于吸引中小投资人参与竞买。(2)有利于破产企业职工组织起来回购破产资产生产自救。(3)分体拍卖为拍卖后重组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实施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先天条件,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体拍卖的缺点是:(1)拍卖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对拍卖师素质要求较高。(2)当资产分割不合理时,易引发经济纠纷或在办理产权、产籍过户手续中为买受人带来麻烦,影响拍卖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