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7-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动车登记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负责办理本行政辖区内机动车登记业务。
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可以办理本行政辖区内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登记业务。条件具备的,可以办理除进口机动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中型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机动车登记业务。具体业务范围和办理条件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
警用车辆登记业务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住所地的车辆管理所申请注册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后申请注册登记。但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认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除外。
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不属于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核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为两人以上,需要将登记的所有人姓名变更为其他所有人姓名的,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属于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的变更事项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变更后十日内向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属于本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变更事项的,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出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申请变更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变更事项,收回行驶证,重新核发行驶证。
车辆管理所办理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和第(六)项规定的变更登记事项的,应当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日内,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变更事项,收回号牌、行驶证,核发有效期为三十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将机动车档案交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有效期限内到住所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机动车转入。
申请机动车转入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档案,并交验机动车。机动车在转入时已超过检验有效期的,应当在转入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相关证明、凭证和机动车档案,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入信息,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应当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变更前和变更后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和共同所有的公证证明,但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可以提供《结婚证》或者证明夫妻关系的《居民户口簿》。
变更后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变更后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不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迁出地和迁入地车辆管理所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申请转移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申请转移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移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现机动车所有人住所不在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现机动车所有人在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提交人民法院出具的未得到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或者行驶证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出具的未得到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或者行驶证的证明。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或者行驶证作废,并在办理转移登记的同时,补发机动车登记证书。
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抵押登记;抵押权消灭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解除抵押登记。
申请抵押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由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并提交下列证明、凭证:
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应当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护照等。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提供有效的机动车登记证书。
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应当提供依法订立的主合同和抵押合同。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抵押登记的内容和日期。
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应当共同填写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明和机动车登记证书,申请解除抵押登记。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抵押权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人民法院出具的已经生效的调解书、裁定书或者判决书,以及相应的协助执行通知书。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解除抵押登记的内容和日期。
机动车抵押登记日期、解除抵押登记日期可以供公众查询。
不予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包括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证明、凭证无效,或者机动车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
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向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机动车时,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确认机动车并解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
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将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提交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出具注销证明。
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注销登记,包括机动车灭失的、机动车因故不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因质量问题退车的。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机动车登记被依法撤销的、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被依法收缴并强制报废的情形的,登记地车辆管理所应当办理注销登记。
属于机动车因故不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或因质量问题退车的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凭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并出具注销证明。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机动车所有人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机动车登记被依法撤销后未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被依法收缴并强制报废的、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注销登记时未交回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的情形,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
机动车所有人和典当行共同申请质押备案或者解除质押备案,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机动车所有人和典当行的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质押备案或者解除质押备案的内容和日期。
不予办理质押备案的情形包括机动车所有人提交的证明、凭证无效,或者机动车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
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和号牌。申请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身份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补发、换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和号牌。
机动车具有未销售、购买、调拨、赠予等方式获得机动车后尚未注册登记、进行科研、定型试验、因轴荷、总质量、外廓尺寸超出国家标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的特型机动车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车辆管理所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
机动车所有人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等相关证明、凭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十五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换领。申请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身份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未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号牌、行驶证,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补发、换发行驶证,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补发、换发号牌,原机动车号牌号码不变。
补发、换发号牌期间应当核发有效期不超过十五日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机动车具有未销售、购买、调拨、赠予等方式获得机动车后尚未注册登记、进行科研、定型试验、因轴荷、总质量、外廓尺寸超出国家标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的特型机动车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车辆管理所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
机动车所有人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等相关证明、凭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核发临时行驶车号牌。
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办理新购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可以向车辆管理所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
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的条件包括在办理转移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机动车所有人拥有原机动车三年以上,涉及原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机动车号牌号码的选取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选取和由机动车所有人按照机动车号牌标准规定自行编排的方式。
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申请各项机动车登记和业务,但不包括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
代理人申请机动车登记和业务时,应当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所有人的书面委托。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代理人申请机动车登记和业务时,应当如实向车辆管理所提交规定的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有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所有人在办理变更登记、转移登记后,未按照规定的时限到住所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机动车转入登记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除了本规定第十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擅自改变机动车的外形和已登记的技术数据的,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并撤销机动车登记。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机动车登记。对涉嫌走私、盗抢的机动车,将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办理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等业务的,将受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本规定的处罚幅度范围内,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对本规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执行。
交通警察违反规定为被盗抢、走私、非法拼装、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办理登记的,将受到相应的处分。如果经过教育后仍不改正,但不宜开除的,将按照《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规定予以辞退。对聘用人员将予以解聘。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警察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对聘用人员将予以解聘。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不按规定确认机动车和审查证明、凭证的;
(二) 故意刁难、拖延或拒绝办理机动车登记的;
(三) 违反规定增加机动车登记条件或提交的证明、凭证的;
(四) 违反规定采用其他方式确定机动车号牌号码的;
(五) 违反规定跨行政辖区办理机动车登记和业务的;
(六) 超越职权进入计算机登记系统办理机动车登记和业务,或者不按规定使用机动车登记系统办理登记和业务的;
(七) 向他人泄漏、传播计算机登记系统密码,造成系统数据被篡改、丢失或破坏的;
(八)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谋取其他利益的;
(九) 强令车辆管理所违反规定办理机动车登记的。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本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本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种类、式样,以及各类登记表格式样等由公安部制定。机动车登记证书由公安部统一印制。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制作应当符合有关标准。
本规定中以下用语的含义:
(一) 进口机动车:指经国家限定口岸海关进口的汽车、其他机动车、海关监管的机动车,以及国家授权的执法部门没收的走私、无合法进口证明和利用进口关键件非法拼装的机动车。
(二) 进口机动车的进口凭证:指进口汽车的进口凭证,是国家限定口岸海关签发的《货物进口证明书》;其他进口机动车的进口凭证,是各口岸海关签发的《货物进口证明书》;海关监管的机动车的进口凭证,是监管地海关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进(出)境领(销)牌照通知书》;国家授权的执法部门没收的走私、无进口证明和利用进口关键件非法拼装的机动车的进口凭证,是该部门签发的《没收走私汽车、摩托车证明书》。
(三) 机动车所有人:指拥有机动车的个人或单位。个人包括内地居民、军人(含武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华侨和外国人;单位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和外国驻华办事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
(四) 身份证明: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身份证明,是该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的身份证明、军人(含武警)的身份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身份证明、台湾地区居民的身份证明、华侨的身份证明、外国人的身份证明、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和外国驻华办事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的身份证明。
(五) 住所:单位的住所为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地址;个人的住所为其身份证明记载的地址。
(六) 机动车来历证明:指在国内购买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销售发票或二手车交易发票;在国外购买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该车销售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及翻译文本,但海关监管的机动车不需提供来历证明;人民法院调解、裁定或判决转移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人民法院出具的已经生效的调解书、裁定书或判决书,以及相应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转移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仲裁裁决书和人民法院出具的协助执行通知书;继承、赠予、中奖、协议离婚和协议抵偿债务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继承、赠予、中奖、协议离婚、协议抵偿债务的相关文书和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资产重组或资产整体买卖中包含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资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采购并调拨到下属单位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销售发票和该部门出具的调拨证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已注册登记并调拨到下属单位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该单位出具的调拨证明。被上级单位调回或调拨到其他下属单位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上级单位出具的调拨证明;经公安机关破案发还的被盗抢且已向原机动车所有人理赔完毕的机动车的来历证明是《权益转让证明书》。
(七) 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指机动车整车厂生产的汽车、摩托车、挂车的出厂合格证明是该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使用国产或进口底盘改装的机动车的出厂合格证明是机动车底盘生产厂出具的机动车底盘出厂合格证或进口机动车底盘的进口凭证和机动车改装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使用国产或进口整车改装的机动车的出厂合格证明是机动车生产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或进口机动车的进口凭证和机动车改装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留、没收并拍卖的未注册登记的国产机动车,未能提供出厂合格证明的,可以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行政执法机关出具的证明替代。
(八) 机动车灭失证明:指因自然灾害造成机动车灭失的证明是自然灾害发生地的政府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因自然灾害造成灭失的证明;因失火造成机动车灭失的证明是火灾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因失火造成灭失的证明;因交通事故造成机动车灭失的证明是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因交通事故造成灭失的证明。
本规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实施前公安部发布的其他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