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根据交通部于2015年发布的决定,车主在需要维修爱车时,不再受到强制指定4S店修理的限制。除了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强制或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
这一修改意味着,车主们可以自由选择维修点进行车辆的维护保养和修理,不再受4S店修车的约束。这对车主来说是一项方便又节省费用的决定。无论4S店怎么说“不在我这里保养,出了问题厂家就不负责”,车主们都可以不必理会,因为法律的规定永远大于4S店的规定。
根据新增的规定,托修方和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相等或更高质量,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同质配件进行维修。这意味着“原厂零件”和“非原装出问题不关我事”的说法都变得无效。车主们都知道原装零件的价格非常高昂。然而,交通部的决定打破了车辆零件的垄断,使车主们能够选择质量相同且价格更优惠的零件,从而省心又省钱。
根据修改后的规定,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的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
这项决定的目的是让后续汽车维修费用公开透明。当车主能够了解相关信息和工时定额时,就能够预估维修所需费用,从而制止维修乱收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