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1-30
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并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情况下,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于交通事故致死的情况,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致伤的情况,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书并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交各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情况下,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的,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当事人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明显,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因为这时受害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如果伤情当时不能发现,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但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
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没有经过调解,自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双方参加了调解,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没有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两年。对于2004年7月1日之后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
交通事故案件由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一审法院审理交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二审为3个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一般的交通事故案件都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因此,法院处理交通事故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