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2-08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指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通常是为了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逃逸行为具有直接的故意成分。因此,只有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客观方面指的是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基于五种情形之一。这意味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指的是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