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03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根据受害人的身份,赔偿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农村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根据户籍不同,城镇户籍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虽然在同一个事件中使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赔偿可能存在问题,但这是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采用了“继承丧失说”理论,将死亡赔偿金视为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补偿。考虑到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定居的情况较为普遍,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人员并无太大差异,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加公平、切合实际,也符合立法原意。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采用客观计算方法和定型化赔偿模式。具体规定如下:一次性赔偿20年,对于6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对于75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按照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对象是受害人的余命,但并非完全按照余命计算,如果年龄太小,赔偿期限为20年;年龄稍大一些,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根据第30条规定的特殊情形下的赔偿标准,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不一致。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那么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如果低于该标准,可以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进行赔偿,以尽可能多地给予受害人赔偿。
根据第31条规定,实际赔偿金额的确定和一次性赔偿原则适用于第19条至第29条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根据司法解释第2条和《民法通则》第131条的规定,实行过失相抵,对于这些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进行计算。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家属交通费、家属住宿费、家属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抢救费。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抢救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从理论上讲,死亡赔偿金应当由所有具有原告资格的亲属共同享有,每个人的份额和分配金额应相同。然而,考虑到受害人亲属成员的不同情况,应适当照顾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