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1-21
许多投资者错误地将基金投资视为储蓄方式,将原本用于养老和预防性储蓄或购买国债的资金全部投入基金,甚至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基金。他们错误地认为基金是高收益的储蓄方式,而实际上基金是一种有风险的证券投资,与低风险的储蓄完全不同。
由于近两年股市持续上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过100%,其中许多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甚至超过200%。投资者因此将当前的火爆行情视为常态,认为购买基金必定盈利,忽视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许多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基金的净值越高,价格就越贵,上涨空间就越小,因此偏好购买净值较低的便宜基金,甚至只购买净值为一元的基金。实际上,基金的净值与股票价格的含义不同,基金净值代表特定时间点上基金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单位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投资基金的收益与购买时基金净值的高低无直接关系,真正决定投资者收益的是其持有期间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而净值增长率主要由市场情况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决定。
许多投资者将基金与股票一样进行操作,采用炒股票的方式追求短期收益,结果不仅获利有限,还因频繁的申购和赎回影响基金的投资运作和业绩。实际上,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基金的净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投资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作为基金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的习惯和理念。
基金收益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相较于购买个股,投资者购买基金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资分散和专家优势来控制风险,但仍然存在收益风险。分散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个别公司的非系统风险,但无法消除市场的系统风险。
基金管理者相对于一般投资者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优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风险的性质、来源和种类,准确度量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构建有效的证券组合。在市场变动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将基金资产风险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然而,由于基金管理人在知识水平、管理经验、信息渠道和处理技巧等方面存在差异,其管理能力也有所不同。
基金根据募集资金的规模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并设定中长期投资目标。然而,前提是基金份额能够保持相应的稳定。当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发生大额赎回,足以影响基金的流动性时,不得不迫使基金管理人降低股票仓位,被动地调整投资组合,影响既定的投资计划,从而影响基金投资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