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投资误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管理运作 > 基金运作法律知识

基金定投投资误区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23

 
63727
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日渐受到投资者青睐,此投资方式不但能平均成本、分散风险,而且投资方式类似于“零存整取”储蓄,只要去银行或证券营业部签订一份协议,就可实现自动投资,坐享收益,所以基金定投又被称为“懒人投资术”。不过,定投毕竟是一项新业务,很多投资者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基金定投并非适用于所有基金

尽管基金定投可以实现成本平均化和风险控制,但并非所有基金都适合定投。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相对稳定,无论是定投还是一次性投资,其效果差距并不大。而股票型基金波动较大,更适合通过定投来平衡成本和风险。

误区之二:定投不仅适用于长期投资

尽管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有助于风险控制,但在市场前景不佳的情况下,无论是一次性投资还是定投都应该谨慎。已经设立的基金定投计划也应该考虑规避风险的问题。例如,如果原计划投资五年,在扣款两年后如果市场前景变差,可以考虑提前获利了结,而不必一味等待计划到期。

误区之三:扣款日的选择有限

定投采用每月固定日扣款,但由于有些月份只有28天,为保证全年在固定时间扣款,扣款日只能是每月1-28日。另外,如果扣款日遇到节假日,将自动顺延。例如,约定扣款日为7月8日,如果次月8日是周日,则扣款日自动顺延至9日。

误区之四:定投可以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投资周期

一般情况下,定投只能按月投资,但也有些基金公司规定,定投可以按月、按双月或季度投资。现在许多单位的工资分为月固定工资和季度奖金。如果月工资仅够日常开销,而季度奖金可以用于投资,那么按季投资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如果每月工资较宽裕,或者年轻人想强迫自己储蓄,那么按月投资是更好的选择。

误区之五:漏存或误存不会使定投协议失效

有时投资者会因为忘记提前存款、工资发放延误或者金额减少等原因,导致基金定投无法正常扣款。有些投资者会认为这是自己违约,导致定投失效。实际上,部分基金公司和银行规定,如果当日法定交易时间投资人的资金账户余额不足,银行系统会自动于次日继续扣款直到月末,并按实际扣款当日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确认份额。因此,即使当月扣款不成功,只要尽快在账户内存入资金(三个月内),就可以继续参与定投。

误区之六:定投金额不可直接变更

根据规定,签订定期定额投资协议后,在约定的投资期内不能直接修改定投金额。如果想要变更金额,只能前往代理网点办理“撤消定期定额申购”手续,然后重新签订《定期定额申购申请书》后方可变更。目前,各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可以随时方便地修改投资金额和扣款时间。

延伸阅读
  1. 什么是基金定投?
  2. 三招提高基金定投收益
  3. 怎么投保人寿险,投保人寿险要注意什么
  4. 私募基金监管体系是怎样的
  5. 基金定投投资贴士

基金管理运作热门知识

  1. 一、基金合同期限届满而未延期的基金的募集
  2. 基金托管协议的违约责任及相关事项
  3. 合作协议
  4.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分类
  5. 合作投资协议
  6. 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
  7. 投资组合管理:降低系统风险与最大化收益的关键
基金管理运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