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02
合同的成立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且明确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所有条款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真实意思表示,否则该合同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通过一定的条款来表现,并且意思表示必须在合同的全部条款和内容上达成一致。即使是格式合同,也必须在规定的条款(包括附加条款)上达成一致,并且必须被对方当事人所接受才能使合同生效,否则该合同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必须保障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免受损害,并且必须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该合同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是免责条款的主要功能,也是其合理性的关键因素。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免责条款是在现有的价格、保险等机制背景下合理分配风险的措施,旨在维护企业的合理经营,并平衡条款使用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例如,在购销合同中,免责条款常常用于分配风险,并由此决定谁在实际上承担风险,从而影响合同标的的价格。只要这类免责条款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应视为有效。然而,对于不能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权益与风险,或者限制或剥夺另一方当事人权益,或故意增加另一方当事人风险的免责条款,应视为无效。
与其他合同不同,格式合同是由提供者一方事先拟定的,其中包括相应的免责条款。拟定合同条款的一方通常属于垄断行业,例如邮电、铁路、航空、保险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提供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事先拟定了条款,包括免责条款。由于是自身事先拟定的,他们对各项内容比较熟悉,特别是关于免除或限制自身责任的内容,经过反复研究,力图免除或限制自身的责任。然而,对于另一方当事人来说,由于对格式条款的内容事先不知情,直到订立合同时才接触到相关条款,而格式条款的内容又很多、很细。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很少注意到对方设定的或隐藏设定的免责条款。而且这些免责条款往往表述得似是而非,非专业人士很难一下子看清其中的奥妙。因此,合同法规定要求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订立合同时,必须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当事人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对这些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格式合同的提供者在订立合同时未尽提醒和说明的义务,导致对方当事人被迫接受不公平的条款,则该免责条款将被视为无效。